考研?就业?一些了解与思考

考研?就业?一些了解与思考

Postgraduate? Employment? Some insights and reflections

绪言

最近对于自己的未来有点迷茫。

核心的问题在于:我能做什么?我可以定什么样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现在要做什么?

这一系列问题其实根本问题只有一个:我的未来可以是什么样子的?

将问题拆解,可能关乎到我很多方面。

比如,竞赛。

我要不要搞竞赛?

搞什么竞赛呢?

挑战杯是所谓的没有含金量的“PPT大赛”,还是其实含金量丰富的呢?

职业规划大赛有没有意义?

数模比赛有大有小,哪些比赛有必要参加?

acm系列的比赛在找工作时含金量如何?

拿到了icpc的奖项,可以给我面试什么样的企业的资格?

比如,课外学习。

我还要学习什么知识点?

要不要准备学习各种语言,转全栈开发?

要不要钻研大模型,钻研ai?

比如,科研和项目。

对于就业、考研,科研的意义在于什么,有什么帮助?

研究生的日常学习学什么?科研?项目?

项目又是什么?要不要去搞?要搞的话,如何搞?可以自己搞吗,还是要找老师?

最近考研报名结束了,我打算去问问几位学长,了解了解社会现状。

与大数据助班马哥聊考研

助班马哥打算考研,网安方向。

为什么要考研?如果不考研,工作如何?

不好找。就算能找到,估计就去做那种数据分析的工作,比较简单,一个月大约4k~5k左右吧,并且晋升空间较小。

辅导员经常在钉钉群中发布企业校招的消息,希望我们去拿着简历装作大三、大四的同学去尝试与HR交谈。得到的反馈如何?

我没有去过,但是我的室友去过。他比我还优秀,科研方向搞得比我多。但是即使是我室友,去了之后也就只是和HR多说了几句话罢了,聊了几句之后,HR还是说:“抱歉同学,你不符合我们的要求”。

其实他们就不太是真心想来我们学校招人的,只是应付上面的任务(大概是说要去各个学校校招?)罢了。在这种小学校,想要招到人才,估计海底捞针;他们有更好的选择——去985、211招人,为什么还要来我们学校招呢?

【事后评论】但是我还是打算改改自己的简历,去试试看吧,就当作是去玩玩,去试试看。

“项目”是什么?要怎么做?

项目可以说就是一个时间长一些的竞赛吧,时间线可能会拉的很长很长,任务繁重,日常推进可能也慢。就比如说,我以前参加过一个和图论有关的竞赛,不是简单的图论,也不是翻新那些已有的算法,没那么简单。真的挺难的,要学习很多很多东西。开始的时候,群里面交流还挺多;几个月后,就没有人聊天了。这项目就算停滞了。

挑战杯这种比赛,含金量到底如何?考研面试、就业面试,是否认可这个?

【这个回答我不太记得了】这个不太好说,有的能够做的很好很好,确实有含金量。但是,大部分挑战杯的内容都是老师提供的。通常是这样:你先去找一个老师,说,你xxx技术还不错,想要参加挑战杯,问他手上有没有什么项目。然后,你们组建一个团队,去“完善”这个项目(这个完善就比较有意思了),最后去参加挑战杯。

【我说的】挑战杯确实不只是PPT大赛,获奖作品里面确实有货真价实的东西。上周我去一个教室写数模的时候,正巧那个教室集结了一个专业的新生班干,请了一个做挑战杯之类的项目很厉害的学姐来给他们讲如何搞这些比赛。【下面说的话不准确】果不其然,就是要多做事。多做什么事呢?比如想方设法给项目加几个专利、软著(“专利人可以写多个,反正空着也是空着,就来问问你要不要填你吧”)、甚至科研论文;如果和暑期社会实践相关的,那么多拍拍照片,要拍的好,能够体现你是真的去做了这件事情。想要媒体转载的话,可以花点钱去找xx日报的自媒体之类的,花点钱投上去,不过现在应该是只能发客户端吧。政府感谢信并不是让政府给你写的,而是自己写好然后去找工作单位,问这样写行不行,如果可以的话就问能不能帮忙盖个章,重点不是感谢信的内容,而是这个公章。如果制作了视频发到视频网站上,可以自己多刷一刷,提高一下播放量之类的。总而言之吧,就是要让别人看起来很厉害,去得到一个噱头就好。【上面说的话不准确】嗯……所以,含金量也许有,但是假如你看到含金量都是这样体现的,你还会……还会觉得它有含金量吗?不敢苟同。所以,搞技术的人估计是很看不起这种PPT大赛的吧……【我说完了】

我们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有什么考研方向专业可以选择呢?

主要就是两个大方向:数学和计算机。其中,数学的话,除非家里能够养得活自己,否则……因为,这个赚的钱比较少。计算机(408)是一个大类,里面有很多小类的,但是考试的内容都是一样的(408)。细分的话,主要可以分为软件工程、网络安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可能更偏向于科研一点吧,现在人工智能发展还是比较快的,有很多新东西;软件工程就是前后端那些;我选择的是网安,感觉这个比较适合我,也没有那么的卷。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哇干就业的话,还可以成为网警那边的“技术人员”,多一个就业岗位,对这个就业岗位还是蛮感兴趣的。

那么, 假如我考上了计算机方向的研究生,在读研期间我需要做什么呢?(计算机领域又没哈科研论文能发)

主要是跟着导师多做项目,全面培养自己的能力吧。

【事后评论】但是我还是不太知道自己的擅长方面能在研究生期间做什么。继续搞算法?不现实,xcpc最多搞5届,也就是最晚也只能打到研一了。408里面的这三类差别也挺大啊。软件工程?那我就要去现在准备全栈开发;网安?我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架构

竞赛有什么用?我要去打哪些竞赛?

数模方面,就打打比赛就好了,小比赛少打,没什么用。你现在那些小比赛也打了不少,奖项够多了,但是大比赛(国赛,美赛)还是得打,尽量拿高一点成绩。程序设计方面,是你的强项,努力去打吧!这个奖项肯定越高越好的,作用肯定很大。我就是因为了解的太晚了,所以很可惜。

询问2018校友于润东

这位校友前段时间返校做了一次《就业传帮带,师兄师姐面对面》的演讲。我因为有别的事情没有去,所以下面了解到的东西是问lyh问到的,同时也夹杂了一些辅导员和我说的话。

现在经济下行非常严重,真的很严重。今年是头一年,都不知道明年春招是否会进行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招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其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反而在上升。我想要触及的计算机领域应该也是如此,人太多太多了,但是对于其中人才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去做人才,做企业需要的人才。那么企业需要的人才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是,全面发展。HR可能不只是会问你你的专业知识了,因为这种可能大家都学的很多,都集中学习了,所以可能都能够对答如流了吧。那么会问什么呢?可能会问《红楼梦》,问《水浒传》,从这种问题中,观察你的谈吐,检验你的综合素质。

其次,要敢想敢做。【该例子存疑】这位学长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公司打算租一个大场馆,老板将此时全权交给了A。场馆负责人报价5w,但是公司资金紧缺,只能支付2.5w。经过A与负责人的还价,最终也只还价到了4.5w。最后,这个A怎么办的呢?他自己自掏腰包,掏出了2w元,这差不多是他一整年的工资,包下了这块场地。最后,在这个场馆中举办的活动的很成功,A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年薪直接变成了20w。

【事后评论】这个故事也太魔幻了吧?我明白这个故事是想要告诉我们,要敢想敢做。但是给我感觉犯了几个大忌啊。首先钱财方面,不应该公私分明的吗?这种自己垫付的行为,有可能会导致财务管理上的混乱和潜在的法律问题;再者,如果这个人没有成功举办这个活动,那么他据面临着资金损失,损失整整一年的工资。这时候,他要是无法维持生活了,他能不能找老板说这件事(A自己垫付了2w进去),请求报销或者给予补助呢?;最后,这个数据有点不太对吧。年薪2w,平均每个月1.66k?这……这样的薪资水平在很多行业中都难以维持基本生活。除了实习生?我不知道还能够如何解释这不如便利店的工资了,但是实习生真的敢于投入2w?这钱是大风刮来的吗?还是大学存款上10w,所以掏出2w毫不在意?还是家里有矿出来体验生活,养活公司,挽救失业率?

最后,要多想、多展现自己。假设有一天,老板让你去机场接一个客户。如果你只是直接去接,那么就可能会错过了一次机会。你可以提前了解这位客户与公司的关系,潜在的需求和喜好,然后在车上多与客户聊聊天,这样既能够培养客户好感,拉近彼此距离,让客户感觉被重视,也能够展现你的专业性,建立信任。再举例,有一天老板从外地回来,单独把你叫来和你分享路上所见所闻,讲了很多他去外地发现了哪些新机遇、有趣的案例。那么这说明了什么?你又应该做什么?显然这是老板重视你的表现,但是你不能光听。最好的方式,应该是回去之后抽空了解老板所讲的那些去分析一下,看看有没有实际的作用,分析,能够学到什么,能够给公司带来什么作用,写成一份报告给老板。

与大数据学长栋神聊考研

2024.11.20星期三,我和栋神约好了中午G3食堂请他吃饭。下面是谈话内容。

是不是对于考研什么的完全不了解呢?

是的。您当时是如何了解考研的种种细节的呢?比如考什么、难度如何、如何选择院校?

当时也是像你这样问别人,我当时试问一个学姐。她好像去了国科大。你其实可以不用整那么早的,因为整那么早容易后面会有厌学心理。一般一年时间真的就够了。但是也不乏有想要冲高的同学,确实可以用更多时间去准备,特别是408。

考研大致的复习路线?

大部分人是大三的那个寒假开始。把408的王道的四本书买过来,相当于你的教科书,然后后面也有题目。

408中的数据结构考什么?难吗?

单从数据结构来说,王道够用,而且我们这种学算法的也基本上不怕这种数据结构,基本上是考概念的,把课过掉就好了。

数据结构具体会考什么东西?比如会考平衡树吗?

平衡树不是重点内容,但是会考平衡树;不会考代码,代码太难了,只会考考如何旋转使得其平衡。

英语难度?

英语分为英1和英2,英1的话比六级稍难,英2的话比较简单。各个学校考英1还是英2取决与各个学校的安排。

你可以先以六级为目标,多背背单词、刷刷题。

思雨考研看网课

关注公众号思雨考研,然后随便进入一个还没有满的考研群,里面会有相关的网课。虽然我报了班,但是感觉效果没有我效果想的那么好,主要还是一个督促的作用。而且,后面可能还会打断自己的节奏,比如英语课,现在就背背单词就好了,没有必要讲课。

推荐院校?

科软!中科大的软件工程。其对数学和英语难度削弱(考数2和英2,很多其他学校都是考数1和英1),但是它对分数的要求特别高(380+)。并且其复试是机试,你可以在复试里面脱颖而出。

这个机试考什么呢?

考大概LeetCode的med和Hard难度,你这种水平随便做懂吗,随便做。

为什么这么多人考科软

因为实行无导师制度,就是说这三年你可以不搞科研,可以直接去找实习,干三年实习,积累一堆项目经验,然后出来直接找工作会很方便的。不然的话,可能要帮导师干活、写论文、做研究。

当然,这也导致报考人数多,分数比较高,要慎重选择。

竞赛奖项在复试中有什么用

有人说复试看奖,但是我觉得其实用处不是特别大,不是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有些学校在复试的时候会看你的奖项,特别是跟专业相关的,能给你加分。如果你的学业成绩不太好,奖项可以帮你填补这个缺口(与211、985同学之间的差距),让整体看起来更好。

数学如何准备?

数学可以提前准备,也可以不。要是要提前准备、多刷刷题的话,可以买一本《张宇》或者《武忠祥》,然后去网盘上看对应的课。

但是数学这个还是没有必要那么早。感觉这个还是比较吃天赋。

杭电怎么样?

省内够看,但是省外不太认可。

实习是什么?如何找?

我推荐你大三下就开始找实习,然后尽量找久一点的,不要选小地方,找比较大的、时间长的厂,如果能够找一个学期的最好。做好研究,多积累实习经验。因为现在大环境不好,对学历卡的很死,计量的学历是不够的。大厂基本都要985,看到你学历不行就直接筛掉了。所以很多人喜欢考研(提升学历),但是我觉得你的奖还可以,没必要考研,考研的沉没成本很大。万一你考不上你就把你的优势浪费掉了,什么春招秋招你都没有去。

wzc学长是怎么获得tx的实习机会的呢

他和你一样也是银牌。之前他没有项目,去大厂面试的时候,大厂面试就一直问他那些程序员的八股文,跟考研差不多的,比如什么操作系统原理、怎么产生死锁……他每次都这种就过不去。后来他做了一个项目,面试的时候就不问这种八股文了,就默认他会了。之后就面试面进去了。他面试的岗位是游戏客户端。

实习经历的作用

实习经历还是很重要的,比如wzc学长能得到tx的实习经历,那么即使没有转正,接下来找工作也是很有竞争力的。

看来项目经验很重要咯。那么这种“项目”,是什么意思呢?怎么做呢?

这个其实我也不太会,因为我也是理学院大数据培养出来的没有任何项目能力的人啊(

至少我还会打竞赛,也学习过前后端的知识,多学习多拓展一下。其他人,你信不信,理学院有人毕业出来不会for循环?(

羡慕ljw、zxy,他们工程能力太强了。

考研复习流程推荐?

假设花一年时间来考研。数学、英语和408是可以提前开始的,但是其中英语开始只需要背背单词。

数学前期看课,在基础打牢的原则上,进度能多快就多快,可以刷武忠祥的660,然后刷李林的880。我觉得整理错题也是一个好习惯。预估6月份会过完一遍并且把660做完,然后7~10月把880刷完。

英语的话也是前期背单词,然后开始刷真题。作文搞个模板(老师告诉我套模板是不好的,套模板能看出来,只会给及格分。但是至少有及格分对吧,如果你实在写不出来也只能套模板了)。英语四篇阅读,一篇七选五,一篇完型,然后是英译汉,没有听力。3个小时。

政治现在没必要刷,等你要考试的那一年的8月份再开始。推荐一个公众号:大年的资料库肖秀荣的1000题很好,但是太多太繁琐太花时间了。这个公众号把所有的知识点整理出来了。你可以一边刷1000题一边看这个公众号。并且1000题是可以二刷的,也有刷题的app(小程序):苍盾考研,可以在上面拼团,花个几毛钱激活。8月份到10月份一刷,10月份到11月份二刷,然后到10月份这个时间点会出《肖八》,即肖秀荣出的8张试卷,到时候全国考生都在看这8张试卷。这8张试卷压得特别准,选择题一定要重点看;大题可以做做但是没必要背。然后等12月份出《肖四》的时候,就狂背里面的大题。因为政治永远没法背到所有的点上,不如靠肖老师押题,不要挤占其他科目的时间。

考研要学一下才知道自己什么水平。

考研是一个博弈过程,第一志愿优先,报考人数和质量会影响录取情况。如果某个学校的报考人数少,可能会出现“捡漏”的机会。例如,浙大的软件工程专业,去年320分就能进,分数相对较低。今年改成408了,竞争加大,分数应该就正常了。考研相关信息可以通过研招网(研究生招生网)获取,网站提供了各专业的报名和招生信息。计算机相关专业可以选择多种方向,包括专硕学硕,专硕和学硕的要求基本没有区别,主要是考英语和数学不太一样,专硕是英2数2,学硕是英1数1,当然是比较多的学校是这样的。

招聘会,出发!

正好当天下午,东区开设招聘会。我立即修改简历(年龄+1)并打印,和栋神一起去东区走走。还有几个acm队友也来玩了玩。

学长说,“那些都是不咋滴的小企业,你要是去肯定能,但是就怕他们看不懂”(什么鬼嘛

我找了两处面试,第一个是浙江大学滨江研究院里面的机器学习相关的东西。第二个是算法工程师,开发那一块的。

大概知道了我的简历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我现今的缺点:

  1. 我打的竞赛比较多,但是没有详细展开。我需要将我打的竞赛的内容展开叙述,比如我在这场比赛中使用了什么模型,完成了什么任务,效果怎么样。不然他们都不太懂这些竞赛是个什么玩意(
  2. 我的个人经历缺乏论文和项目。我没有做过所谓的项目。无论是数学理学院这边的科研项目,还是信息工程学院那边的计算机开发项目。

有些课程的大作业都能当作一个项目写上去(((但是感觉大数据目前上的课程设计都太简单了(什么玩意啊),基本上就跟我的一道一常简单的算法题的难度差不多。跟信息工程那边的学长聊一聊,他们那边的课程设计也就是大作业还蛮大的,至少能够培养经验,真的有一些作用。

我觉得我会的东西还算是比较多的(但还不够),比如说,无论是windows开发还是linux开发、git的使用、各种语言c/c++/c#/WPF/vue/node.js啥的。可是学的不精,没有机会运用,缺乏做工程的经验。

并且我还缺乏论文。我还不太懂这一块,先继续学习吧。

另外就是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说一个很有趣的开源项目,或者把它做成应用,然后上线到我的服务器上?如果做的好,并且发视频宣传,有一些stars,这样就算是一个开源的项目经验嘛?

另外的话,计算机那一块的合作项目也确实差,但是这个似乎一个人做很困难,得找人一起合作,我在这边理学院很难找到……

讲座:计算机考研那些事

考研计算机,成功率底,一届3个。

多个方向:

  • 计算机组成
  • 计算机网络
  • 数据库
  • 区块链
  • 网安
  • 软件工程
  • 数据库
  • ……

学硕和专硕的区别

学硕:搞研究、搞学术的,未来读博。

专硕:培养应用型人才。

但是实际培养中不太区别。

数据库培养方向?

在本科阶段,理解数据库的方式通常较为基础。如果研究生阶段要深入研究数据库,这与数学系有一定关系。研究生主要关注算法的改进,例如数据库中的命令选择。不同的数据模式决定了适合的算法,从而影响数据的选取效率,要求在数据结构上实现更低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数据库的性能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此外,还需关注数据库安全,尤其是如何保护用户隐私。

区块链方向?

我自己专注于区块链方向,目前浙大也有相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区块链的底层逻辑可以理解为传统技术的改进,尤其是密码学。虽然密码学是区块链中的一个工具,但其核心其实是分布式和可信的数据库技术。

区块链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实现了去中心化的交易管理,用户无需依赖像阿里或支付宝这样的中心化节点。比特币的成功证明了这一点,尽管在其出现之前,这种去中心化货币的想法被认为是不可能的。

在理解区块链时,重要的是要将其视为一种分布式去中心化的数据管理技术,而不仅仅是投机炒币的工具。区块链相对容易理解,因为它是一个运行在网络上的上层技术。与底层技术如操作系统内核或硬件相比,区块链的调试环境更为友好。上层技术的调试工具更全面,开发者可以轻松管理代码,而底层技术则需要复杂的调试环境和重新启动系统的过程。

网安方向?

计算机领域有两个独立学院的方向,一个是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主要涉及安全相关内容。计算机安全常常被想象为黑客攻击和利用漏洞,这种理解停留在应用层面。对于研究生而言,真正的安全研究不仅仅是使用漏洞库,还需要具备挖掘漏洞的能力以及修补漏洞的知识。

除了攻防类型的安全,当前较为常见的安全领域还与隐私保护相关,重点在于如何确保用户数据不被泄露。在大数据时代,用户的行为数据被记录在云端,如何安全存储和处理这些数据是一个重要问题。现在的趋势是结合加密技术与人工智能,既要保护数据隐私,又要利用数据进行计算。

安全领域主要分为攻防和隐私保护两个大方向。

另一个独立学院是软件工程。虽然我对软件工程不太熟悉,但我认为软件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有较大区别。软件工程更偏向于工程应用,学术性和研究深度相对较低,重点在于开发能力的培养。

软件工程方向?

软件工程学院的考试与计算机学院不同,不是408,分数要求相对较低。软件工程更偏向于应用和研究,而不是科学。如果你对编写代码感兴趣,想成为高级程序员,推荐选择软件工程专业。首先,这个专业相对容易入学,其次,虽然我对当前就业情况不太了解,但软件工程的应用广泛,通常有较好的就业前景。

人工智能方向?

人工智能的定义是让计算机从大量数据中学习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告诉计算机解决方案。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监督学习是指给计算机提供一组数据及其对应的标签,例如房屋的面积和价格。计算机通过学习这些数据,能够预测不同条件下的房屋价格。无监督学习则是将数据提供给计算机,让其自行学习和分类,比如对新闻数据进行分类,识别哪些是关于熊猫的,哪些是关于军事的。

机器学习的算法,如线性回归等,通常在相关课程中会教授。数学在机器学习中非常重要,因为算法的底层是数学模型,涉及许多数学函数。良好的数学基础,特别是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对于学习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至关重要。

深度学习则是通过构建神经网络来模拟人脑的学习过程,涉及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的构建。深度学习的主流编程语言是Python,但考研中可能需要掌握C语言。

自然语言处理是人工智能的另一个方向,主要研究如何让计算机理解和分析人类语言,包括处理语言的歧义性和依赖关系。计算机视觉则涉及图像处理,应用于自动驾驶、医学影像等领域,主要任务包括特征提取、目标检测和图像识别。

所以计算机考研就学408?

目前,考研中408科目已成为大多数学校的标准,约70%的学校都考408,只有30%的学校不考。因此,在选择学校之前,建议先以408为基础进行学习。

408考试包括四门科目:政治、英语、数学和专业课。政治和英语是必考科目。

考研的专业课408分为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学术硕士通常考数学1、英语1和408,而专业硕士则可能考数学2、英语2和408。学术硕士的难度相对较高,因为其内容更为广泛。

在学习上,建议首先集中精力准备408,后续再根据所报学校的具体要求进行调整。如果学校要求考数学1和英语1,或者数学2和英语2,可以在基础学习后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图形学?

计算机图形学与数学息息相关,主要涉及3D图像的呈现和渲染。计算机图形学的传统内容包括如何使用显卡(如4090)进行光线追踪和渲染,这些底层算法通常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领域应用。

目前,传统的CAD应用已经减少,更多的研究方向与人工智能结合,例如图像识别等。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不仅限于传统的3D建模,还涉及与硬件的结合和性能优化。

虽然我并不是专注于图形学,但我希望学习深度学习相关的论文。对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B站搜索相关课程,例如games101系列。如果能掌握这个课程的内容,就能跟上他们一年的学习进度了。

硕士毕业要求?

不同学校、专业要求不一样。就算专业培养手册如何规定,不同导师也可能不一样。我这里是要两篇2区。

杭电的实验室招聘?

考完初试后,有些实验室会进行招聘。对这些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 B 站搜索爱科研的二愣子,这个账号经常分享实验室招聘信息。

杭电的人工智能在自动化专业下,不考408

rt。

软高?

如果大家对留在杭州感兴趣,可以考虑了解一下软考。通过软考获得证书后,可以被评为杭州的B类人才,这对职业发展非常有利。软考的证书包括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系统分析师、系统架构设计师、网络规划设计师和系统规划与管理师。

在我身边,许多杭州的朋友都参加了软考,因此建议大家尝试一下。如果有意向留在杭州,这个选择的性价比是比较高的。

我现在才大二,但一般来说考研和高考类似,主要是通过考试获得分数,复试则主要看口语面试和一些奖项。如果我确定要考研,从现在到大三寒假,我能做些什么准备?

你现在大二上,可以考虑延长复习时间。我身边有很多人二战考研,包括我的室友,他们挺多没有成功上岸的。很多人第一次考试没成功,所以早点准备比较好。

现在很多工作要求研究生学历,本科可能不够。你可以考虑择校,因为学校声誉和行业联系很重要,比如华为每年招很多人。选择好的学校会有更多机会。

如果你考408,通常是学硕,复习压力很大。建议延长复习时间,尽早开始准备。你可以了解就业市场需求,学习相关技能,比如编程语言,像Python或Java。

可以考虑参加夏令营,提前体验目标学校,了解导师和项目。还可以找项目做,提升编程能力,这在复试中很有帮助。导师通常在复试时更关注学生的项目经验,而不是初试成绩。

多参与项目可以增加复试竞争力,建议主动联系老师,参与计算机类项目。大二时间相对充裕,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提升自己。

如何在Github上参与“项目”?怎么样才算参与项目?

你可以在 GitHub 上参与开源项目。研究整个项目后,找一些小功能去实现,Pull Request。如果你的代码被merge,你的名字会出现在贡献者列表中,这就可以算是完成了一个项目。

在复试时,重点不是你做了多少项目,而是你能清晰地表达自己在项目中的贡献和运用的知识。无论项目大小,关键是展示你对相关技术的掌握。导师可能会根据你的项目经验提问,所以你要能解释清楚项目原理和实现细节。

即使没有项目经验,也不用太担心,但有项目经验会更有优势。利用空闲时间参与项目,可以为复试做好准备。

最近的经济形势到底如何?

经济形势确实不佳,明年的春招预计大厂招聘会减少。今年的秋招情况也不理想。学校的招聘会以前很快就能招到很多企业,现在需要挨个打电话邀请,才能勉强凑出一个像样的场面。

尽管市场情况差,但对人才的需求反而增加。

疫情后的经济状况不稳定,股市和楼市表现不佳。未来两年经济能保持稳定已经不错,这不只是说是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的经济挑战。

因此,建议同学们提升自己,考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学历和学习更多知识对个人发展有好处。竞争始终存在,关键在于提升个人能力。虽然今年考研人数下降,但是这不代表难度会降低,仍需努力准备。

与会长聊考研

为什么选择考研?如果不考研会怎么样?

我因为没有足够的实力,无法像其他人那样找到一份工作。这个领域对经验和能力的要求很高,而我在这方面的能力相对简单。尽管我也会一些基本的东西,但实操能力却较为一般。因此,如果找工作,工资可能也不会很高。根据我参加的校园招聘,工资普遍在五六千左右,这样的收入我无法接受。

我考虑考研,主要是想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学历,同时也希望能缓解一些压力。家庭条件一般,看到很多人考研后,硕士或博士的机会明显多一些。老师们也提到,硕士毕业后,薪资水平和职场竞争力通常会更高。因此,我希望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的学历,不想再停留在本科阶段。

打算考哪个方向的研究生?

我可能会选择考数学,而不是教学方向。因为我对计算机并不是特别感兴趣。虽然从小接触计算机,但我觉得现在考计算机的竞争很大,尤其是408的考试人数很多,准备的时间也较长。之前我曾考虑过计算机,但后来决定专注于数学。

在数学领域,我对计算数学感兴趣。计算数学与计算机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时需要使用计算机。跟随老师的研究,也能够接触到一些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计算机内容。此外,数学的应用领域很广,除了成为老师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职业选择。例如,计算数学、数值优化和运筹学等方向,都有较好的就业前景。

虽然一些人认为数学专业的就业主要是成为教师,但实际上,数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很多领域找到工作。

我打了这么多比赛,但是发现企业看的是项目,我缺乏项目,怎么办?

可以把你打的比赛包装一下,作为项目经历进行描述。这样可以增加简历的竞争力。

其他聊天

我们学校的优势在于计测那边,由于我们学校在这方面有很强的实力,许多企业在招聘时都倾向于寻找相关专业的人才。而我们大数据专业呢,虽然也在发展,但我认为与计算机的结合更加重要。大数据的应用范围广泛,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岗位对计算机的要求较高。相比之下,数据分析这一块的可替代性较强。

大数据专业相对较新,社会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但仍需明确自己的定位。我们学校在培养计划上不断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你也要根据市场走向决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计算机专业的竞争相对激烈,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方向。虽然有校招机会,但录取名额有限,许多优秀的学生也未必能顺利进入理想的单位。总的来说,学历仍然是进入行业的重要因素,而在校期间的表现和项目经验也变得愈发重要。希望未来能够找到合适的机会,进入更好的公司。

总结

别人说的归别人说,“‘嘴’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些事情,还是要多试试比较好。

我去了招聘会,知道了自己目前缺乏项目科研,所以我将要继续在这方面努力。

大二这一年一定要过六级,算是提前准备考研英语。

说实话,学硕还是专硕?科研还是程序员?我现在也没有想好。我确实了解了很多,但是个人选择上,我还没有拿捏好。

Long Term 里面欠的东西太多了,欠的越多就越不好做。

但是,留给我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下面按照时间顺序,列出我期望这一年我能够完成的事情。

  • 过六级
  • 医疗大数据论文
  • 学习html、css、js
  • 实现Moe-Counter
  • 学习Vue / Node.js (koa) / MongoDB / Redis / Docker
  • 学习sql
  • 小程序 作息监控
  • 系统性的学习tensorflow、pytorch
  • NLP:聊天记录判断是谁
  • yolo+CNN:五官判断性别

最后,还是希望自己能够保持求知若饥,虚心若愚